|
秋夜作因懷天臺道者 / 作者:貫休 |
萬事何須問,良時即此時。
高秋半夜雨,落葉滿前池。
靜怕龍神識,貧從草木欺。
平生無限事,只有道人知。
|
|
秋夜作因懷天臺道者解釋: 《秋夜作因懷天臺道者》是唐代詩人貫休創作的一首詩詞。
中文譯文:
萬事何須問,良時即此時。
高秋半夜雨,落葉滿前池。
靜怕龍神識,貧從草木欺。
平生無限事,只有道人知。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秋夜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道人生活和境界的思考和向往。
詩的開篇,以簡潔的問答形式表達了一種超然物外的境界,強調了無需紛繁瑣事的問詢,良好時機即是此時。詩人以簡單的語言修辭,帶出了超越塵世繁忙的情懷。
接下來,詩人描繪了一個秋夜的場景,暗示了時間的降臨和寂靜的氛圍。細雨紛紛而下,落葉覆蓋了前池,營造出一種寧靜而凄美的氛圍。這里,詩人通過秋夜的景象與人類的命運相聯系,傳達出對時光流轉和生命有限的感慨。
接著,詩人以巧妙的語言表達了一個思想:靜謐寧靜是一種美好的境界,使人們更加謙虛恭敬,讓人們遠離紛繁和繁雜的社會生活,實現內心的安寧和自由。同時,詩人也射擊了貧窮和草木的謙卑和自嘲。
最后兩句,詩人表達了自己對于道人生活的向往和對道人心靈境界的敬仰。在平凡的生活中,有太多無價值的事物,只有詩人自己和道人才能理解和觸摸到內心存在的真實和價值。
整首詩詞以簡潔流暢的文字、深沉的情感和明快的節奏展示了詩人對于超越塵世世俗生活的詩意追求和執著。通過描繪秋夜寂靜的景象和吟詠道人的狀態,詩人表達了對寧靜、洞察內心的追求和對道人生活境界的向往。通過詩人的表達,讀者也可以感受到一種追求自由、平和和至高境界的詩意享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