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駕西幸秋日聞雷 / 作者:貫休 |
軍書日日催,處處起塵埃。
黎庶何由泰,鑾輿早晚回。
夏租方減食,秋日更聞雷。
莫道蒼蒼意,蒼蒼眼甚開。
|
|
大駕西幸秋日聞雷解釋: 《大駕西幸秋日聞雷》是唐代貫休創作的一首詩詞。該詩描述了江南百姓對唐玄宗安康的祈愿和期盼,以及大自然的變遷和氣象的反應。
詩詞的中文譯文大致如下:
軍書日日催,處處起塵埃。
黎庶何由泰,鑾輿早晚回。
夏租方減食,秋日更聞雷。
莫道蒼蒼意,蒼蒼眼甚開。
詩中的“軍書日日催,處處起塵埃”表達了百姓對亂世的焦慮和不安。他們日夜接到戰書催促動員,戰爭的硝煙彌漫,塵土飛揚。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江南百姓的期待和祈愿,希望唐玄宗能夠帶領朝廷早日回歸,帶來和平與安寧。這種期盼用“黎庶何由泰,鑾輿早晚回”來表達,黎庶指的是百姓,泰指國家安寧。百姓期待著皇帝的駕臨,希望國家早日恢復穩定。
詩的后半部分,則描述了大自然的變遷和氣象的反應。夏日的收取租稅已經減少了,而秋天卻突然傳來雷聲。這表明夏天已經過去,秋天的到來預示著季節和氣候的變化。
最后兩句“莫道蒼蒼意,蒼蒼眼甚開”則是詩人對大自然變遷的贊嘆。詩人在這里使用了擬人手法,將大自然擬作人的形象,形容秋天的天空寬廣無垠,對人們的命運和祈愿都早有所知。
整首詩詞將百姓的期待與大自然的變遷相結合,描繪了大唐時代人們的苦難和希望的景象,以及自然界對人事的應和。詩意深遠,給人以共鳴,也表達了當時社會不穩定的背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