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無莞簟,班荊席藁”是出自《王維》創作的“酬諸公見過(時官未出,在輞川莊)”,總共“15”句,當前“愧無莞簟,班荊席藁”是出自第9句。
“愧無莞簟,班荊席藁”解釋: 《愧無莞簟,班荊席藁》這是一首典型的古代酬答詩,出自唐朝詩人王維的手筆。詩句用語典雅,意境深遠。 1. 愧無莞簟:這里的“莞簟”是精致的竹席或細軟的墊褥,作者表示自己沒有這樣的物品來款待客人。這是一種自謙的表現。 2. 班荊席藁:這句話出自《左傳·宣公十一年》,“班荊”意為鋪荊棘在地上當床鋪,“席藁”同義,意思是用荊草編織的席子作為墊褥。這兩句詩形象地描繪了詩人因陋致歉的具體場景。 創作背景及感想: 王維是唐朝著名的山水田園詩派代表人物,他擅長描繪自然之美,同時詩中也常常流露出一種淡泊名利的生活態度。 這首《愧無莞簟,班荊席藁》就是王維在官場未動身之前(官職尚未正式任命),因為不能提供高級的竹席和墊褥來款待朋友而感到自責。這種自謙的態度以及對自然環境和生活細節的高度敏感,正是王維作為山水田園詩派代表人物的重要品質所在。 評價: 這句話充分體現了王維詩歌的獨特風格——自然、淡泊、禪意深長。詩人通過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莞簟,來表達自己因不能提供高級待遇而產生的愧疚之情。這種情感的表達方式不僅展現了詩人深厚的藝術功底,同時也傳達了一種隨遇而安、不強求的生活態度。 綜上所述,《愧無莞簟,班荊席藁》一詩無論在藝術手法還是在思想內涵上都堪稱王維詩歌中的佳作,值得后世學者深入研究和借鑒。
查看完整“愧無莞簟,班荊席藁”相關詩詞以及介紹... >>
上一句:愧無莞簟,班荊席藁 的上一句
下一句:愧無莞簟,班荊席藁 的下一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