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鐘陵陳處士 / 作者:貫休 |
否極方生社稷才,唯譚帝道鄙梯媒。
高吟千首精怪動,長嘯一聲天地開。
湖上獨居多草木,山前頻醉過風雷。
吾皇仄席求賢久,莫待征書兩度來。
|
|
贈鐘陵陳處士解釋: 贈鐘陵陳處士
否極方生社稷才,
唯譚帝道鄙梯媒。
高吟千首精怪動,
長嘯一聲天地開。
湖上獨居多草木,
山前頻醉過風雷。
吾皇仄席求賢久,
莫待征書兩度來。
詩詞的中文譯文:
送給鐘陵陳處士
逆境中才能造就社稷的英才,
只有譚帝的道路卑微堆成的忠實跳板。
高吟千篇精妙動人,
長嘯一聲天地展開。
居住在湖上,多草木繁茂,
在山前,經常為風雷之聲而喜歡醉醺。
吾皇希望座位有才能的人來找,
不要等到我派遣書信兩次才前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貫休創作的一首贈詩,贈送給鐘陵陳處士。詩中表達了對陳處士的欣賞和贊頌,同時也對社稷和賢才的渴望。
詩的第一句“否極方生社稷才”,意味著逆境能夠培養出造福于社稷的人才。作者認為只有在挫折面前才能鍛煉出真正的英才。
第二句“唯譚帝道鄙梯媒”,譚帝指的是唐玄宗,他崇尚道教,希望能從最卑微的人中選拔人才。這句話暗示陳處士可以通過譚帝的推崇而得到機遇。
接下來的兩句“高吟千首精怪動,長嘯一聲天地開”,描繪了陳處士在藝術創作中的出色表現。他的詩歌引人入勝,喚起人們的共鳴,讓人感受到天地的廣闊。
下一句描述了陳處士的居住環境,“湖上獨居多草木,山前頻醉過風雷”,表達了他獨自居住在湖邊,身邊環境幽美,經常為自然景觀中的風雷之聲而陶醉。
最后兩句是作者對朝廷的期望,“吾皇仄席求賢久,莫待征書兩度來”。皇帝希望能夠有才能的人來投奔,不要等到派遣書信兩次才前來。這表達了作者對陳處士才華的贊賞,并呼吁朝廷盡快聘用他。
整首詩構思新奇,意境獨特。作者以贈詩的形式表達對陳處士的贊賞和期望,同時也傳達了對社稷和賢才的看重。通過對陳處士個人才華和生活環境的描繪,進一步突出了作者對他的仰慕和推崇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