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游東林寺作五首 / 作者:貫休 |
臺殿參差聳瑞煙,桂花飄雪水潺潺。
莫疑遠去無消息,七萬馀年始半年。
桓玄舊輦殘云濕,耶舍孤墳落照遲。
有個山僧倚松睡,恐人來取白猿兒。
玉像珠龕香陣橫,錦霞多傍石墻生。
辟蛇行者今何在,花里唯聞鳩鳥聲。
愛陶長官醉兀兀,送陸道士行遲遲。
買酒過溪皆破戒,斯何人斯師如斯。
白薝卜花露滴滴,紅苾芻草香濛濛。
田地更無塵一點,是何人合住其中。
|
|
再游東林寺作五首解釋: 詩詞的中文譯文:
再次來游東林寺寫五首詩
殿臺錯落,猶如瑞煙騰起;
桂花飄散,好像雪花飄舞在水面;
不要懷念遙遠的離去,因為七萬多年才過去了半年。
桓玄的舊殿被云霧籠罩,耶舍的孤墳被夕陽映照得很遲;
有一位山僧倚著松樹入眠,擔心有人來抓走白猿兒。
玉像和珠龕散發著濃郁的香氣,錦霞常常依靠在石墻上生長;
辟蛇行者現在又在哪里呢?花叢中只聽見鳩鳥的鳴叫聲。
愛陶長官醉得糊里糊涂,送陸道士走得很慢;
過溪買酒的人都放棄了戒律,誰是這樣的人?誰才是真正的師傅呢?
白薤花露滴滴,紅苾芻草散發著濃郁的香氣;
田地中沒有一絲塵埃,是什么人住在那里呢?
詩意和賞析:
《再游東林寺作五首》是唐代詩人貫休的作品,描繪了他再次游覽東林寺時的景象和感受。整首詩以描寫寺廟的景物為主線,結合了貫休對歷史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詩人以生動的筆觸描繪了殿臺和桂花的景象,給人一種錯落有致的美感。他以豐富的比喻和意象展示了桂花飄雪的景象,為整首詩增添了浪漫的氛圍。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描述了桓玄舊殿和耶舍孤墳的景象,并表達了自己對歷史的思考和對現實的憂慮。他提到了桓玄和辟蛇行者,暗示了人事已非,時光流轉,歷史的榮光已逝去,而留下的只是孤獨和失落。
最后,詩人以一種傷感的口吻描繪了愛陶長官和陸道士的離別場景,表達了人生中的離合和遲疑。他描述了酒和花的意象,展示了人生的短暫和無常。
整首詩以東林寺為背景,描繪了寺廟的景物和歷史,同時融入了對人生和時光的思考。詩人通過自然景物和歷史人物的描寫,抒發了自己對時光流轉和人生無常的感慨,表達了對歷史傳統和現實人生的思考和疑問。整首詩意境高遠,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和歷史的深深的思考和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