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夜懷嵩少因寄洛中舊知 / 作者:貫休 |
爐爇旃檀不稱貧,霏霏玉露濕禪巾。
紫金地上三更月,紅藕香中一病身。
少室少年偏入夢,多時多事去無因。
如今憔悴頭成雪,空想嵯峨羨故人。
|
|
秋夜懷嵩少因寄洛中舊知解釋: 秋夜懷嵩少因寄洛中舊知
爐爇旃檀不稱貧,
霏霏玉露濕禪巾。
紫金地上三更月,
紅藕香中一病身。
少室少年偏入夢,
多時多事去無因。
如今憔悴頭成雪,
空想嵯峨羨故人。
中文譯文:
爐火燒旃檀木,不顯得貧窮;
玉露飄散,濕透塵彌衣。
紫金地上的月亮,
在三更時分照耀著;
紅蓮香中的我,
臥病在床身體無力。
年輕時的少室,
年少時夢想猶在;
經歷了各種事情,
現在已成了空。
如今我的頭發已經花白,
憔悴得像雪一樣;
僅僅是想起那嵯峨的故人,
羨慕之情便涌上心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唐代貫休的一首詠史懷舊之作,表達了詩人懷念嵩山少室山莊的時光和思念故友的情感。詩人借著秋夜的意象,以簡短的幾句描繪出了自己的心境和境遇。
詩的開頭,描繪了爐火燃燒旃檀木的場景,意指詩人家境并不貧窮,而后又以玉露濕透禪巾來表現秋夜的寒涼和詩人禪修的生活。接著描寫了紫金地上的三更月亮,暗示時間已經深夜,詩人獨自思念。在紅藕香中,詩人臥病在床,形單影只,病弱之態令人心生同情。
詩的第三聯描寫了詩人年輕時在少室的景象,少年時的夢想和熱血如今已成空,多年的事情也已經過去,留下了無因的感慨。在最后兩句中,詩人借著自己如今憔悴頭發變白的狀況,表達了對嵯峨的故人的羨慕之情,暗示了詩人對過去年少時光和舊友的思念之情。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婉約的意境,展現了詩人內心深處對光陰流轉、歲月荏苒和故人離別的感慨和懷念之情。表達了人生苦短,光陰易逝的主題,寄托了詩人對年少時光的追憶和對過去友情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