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逢虛中道士三首 / 作者:貫休 |
天目西峰古壞壇,壇邊相別雪漫漫。
如今四十馀年也,還共當時恰一般。
囊里靈龜小似錢,道伊年與我同年。
壺中長挈天相逐,何處升天更有天。
吾道將君道且殊,君須全似老君須。
尋常有語爭堪信,愛說蟠桃似甕粗。
|
|
再逢虛中道士三首解釋: 詩詞的中文譯文:再逢虛中道士三首
天目西峰古壞壇,
在壇邊相別雪漫漫。
如今已有四十余年,
回首竟與當時相仿。
囊里的靈龜小得像錢,
道伊年與我同年。
壺中長挈天相逐,
何處升天還有更高天。
我道與君的道不同,
但君必須全然如老君。
尋常言語堪信仍然有,
喜歡說蟠桃像甕中粗。
詩意和賞析:
《再逢虛中道士三首》是貫休創作的一首詩,表達了作者與虛中道士再次相逢的情景和他們之間的交流。詩中描述了作者在天目西峰古壞壇遇見虛中道士,回憶起與他分別時的雪景,表達了時間的飛逝和歲月的流轉。
詩中還描寫了虛中道士身上的靈龜,以及他們共同修道的經歷。作者將自己和虛中道士之間的修道之路做了比較,認為兩者雖然不同,但彼此應該如同老君一般,堅守信仰。
整首詩以自然、樸素的語言描繪了虛中道士與作者在修道之路上的再次相逢,表達了對道教信仰的思考和追求。詩中融合了自然景色和人物描寫,給人一種恬淡寧靜的感覺,既有山水的深遠,又有人情的真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