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悼張道古(昭宗時道古官拾遺以直諫貶蜀中死) / 作者:貫休 |
清河逝水大匆匆,東觀無人失至公。
天上君恩三載隔,鑒中鸞影一時空。
墳生苦霧蒼茫外,門掩寒云寂寞中。
惆悵斯人又如此,一聲蠻笛滿江風。
|
|
悼張道古(昭宗時道古官拾遺以直諫貶蜀中死)解釋: 悼張道古(昭宗時道古官拾遺以直諫貶蜀中死)
清河逝水大匆匆,
東觀無人失至公。
天上君恩三載隔,
鑒中鸞影一時空。
墳生苦霧蒼茫外,
門掩寒云寂寞中。
惆悵斯人又如此,
一聲蠻笛滿江風。
譯文:
清河的水流匆匆地流過,
東觀無人,失去了一位至公之人。
天人隔離,君上的恩典已過去三年,
鑒鏡中僅有鸞影,片刻間便消失。
墳墓里有苦霧籠罩著遙遠的外面,
門戶關閉,冰冷的云霧在寂寞中聚集。
惆悵之情,這位仁人又如此去世,
只聽到一聲蠻笛,滿江風吹拂。
詩意:
這首詩是貫休于唐代創作的,悼念了在唐昭宗時期因直諫被貶蜀中而去世的張道古官員。詩人以滄桑易逝的水流、空蕩無人的東觀,以及墳墓中的苦霧、寂寥門戶,描繪了他對張道古的思念之情。詩中表達了對張道古的敬意和感慨,以及對世事無常和人生無奈的領悟。
賞析:
這首詩抒發了詩人對張道古的哀思和追憶之情。詩人以寥寥數語,展現出張道古為官清正廉潔、直諫不阿的高尚品質,以及他在去世后被遺忘和冷落的悲涼境遇。通過描寫水流匆匆、東觀無人的景象,詩人表達了時間流逝、人事易遷的無常特征。而墳墓中的苦霧、寂寥門戶,則暗示了詩人心中對逝去之人的憂傷和思念。
整首詩意境凄涼,寄托了詩人對逝去官員的懷念之情,以及對命運無常的感嘆。通過一聲蠻笛滿江風的描寫,詩人表達了內心深處的悲傷和無奈。這首詩充滿了對逝去之人的追思和對人生無常的思考,展現了貫休細膩而深邃的詩人才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