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曲歌辭·筑城曲 / 作者:張籍 |
筑城去,千人萬人齊抱杵。
重重土堅試行錐,軍吏執鞭催作遲。
來時一年深磧里,著盡短衣渴無水。
力盡不得拋杵聲,杵聲未定人皆死。
家家養男當門戶,今日作君城下土。
|
|
雜曲歌辭·筑城曲解釋: 筑城曲
筑城去,千人萬人齊抱杵。
重重土堅試行錐,軍吏執鞭催作遲。
來時一年深磧里,著盡短衣渴無水。
力盡不得拋杵聲,杵聲未定人皆死。
家家養男當門戶,今日作君城下土。
中文譯文:
筑城辭職去,千百人一起揮舞著鐵杵。
重壓下堅硬的土壤,試圖用鉆頭打通。
軍官和官吏手執鞭子,催促我們加快進度。
來時已經一年,我們身處在深處的沙漠之中,穿著的衣物早已破舊,口渴得無法忍受。
力量耗盡,無法再拋撒鐵杵,只能聽到令人心寒的杵聲,眾人或因此而死去。
每個家庭都養著男子作為門戶,如今卻成為你們統治下的城池土墻。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筑城的艱辛和危險,通過生動的場景和細膩的描寫,展現了普通人民為國家筑城的辛苦與犧牲。作者通過描寫他們在沙漠中穿越一年的努力,在面對生命危險時仍然奮力堅持工作,表達了對國家的深厚情感和為國家獻身的精神。詩歌中還暗含對統治者的諷刺,指出他們曾經被保護在家門口的男子如今竟成了城池的土墻。
賞析:
這首詩以簡練而凝練的語言,直接展示了筑城工人的辛苦和無奈,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示了詩人對普通人民的關懷和對國家的憂患。通過描述城池建設中的艱辛和犧牲,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和對普通民眾的敬重。同時,詩中還隱含了對統治者的諷刺和批評,呼吁他們關注人民的疾苦和勞動者的權益。整首詩雖篇幅短小,卻能讓讀者產生深深的共鳴和思考,體現了唐代文學的獨特魅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