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頭鹿 / 作者:張籍 |
山頭鹿,角芟芟,尾促促。
貧兒多租輸不足,夫死未葬兒在獄。
早日熬熬蒸野岡,禾黍不收無獄糧。
縣家唯憂少軍食,誰能令爾無死傷。
|
|
山頭鹿解釋: 山頭鹿,角芟芟,尾促促。
貧兒多租輸不足,夫死未葬兒在獄。
早日熬熬蒸野岡,禾黍不收無獄糧。
縣家唯憂少軍食,誰能令爾無死傷。
中文譯文:
山頭鹿,角有數刃,尾巴短小。
貧困的孩子租金多,輸不夠,丈夫去世未得安葬,孩子被關押在監獄中。
早日日夜勞作,在農田里耕種,才能收獲禾黍,在監獄中得到食物。
縣官家只擔心年輕的士兵的口糧問題,誰能讓我們擺脫死亡和傷害。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貧困家庭的困境和苦難。詩人通過描繪山頭鹿的角芟芟、尾巴促促的形象,暗喻家境艱難的孩子和父親在社會中的邊緣地位。貧困的孩子需要支付較高的租金,卻無法支付全部,導致他們無法生活。父親去世未得到安葬,孩子被囚禁在監獄中,顯示了社會對貧困家庭的冷漠和不公。
詩人呼吁大家付出更多的努力,夜以繼日地勞作,種植莊稼,以獲得食物和谷物。他用禾黍來暗指食物和監獄中的口糧,強調了生存的重要性。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政府的不滿,縣官只關心軍隊的口糧問題,卻忽視了普通百姓的生存困境。詩人希望有人可以改變這種不公,使貧困家庭能夠擺脫死亡和傷害。
這首詩揭示了唐代社會的貧困與不公問題,表達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關切和不滿,同時也表達了他對改變現狀的希望。詩歌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對自然景物和社會現實的對比,凸顯了貧困家庭的苦難和無奈,展示了詩人對公正和平等的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