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懷友 / 作者:張籍 |
人生有行役,誰能如草木。
別離感中懷,乃為我桎梏。
百年受命短,光景良不足。
念我別離者,愿懷日月促。
平地施道路,車馬往不復。
空知為良田,秋望禾黍熟。
端居無儔侶,日夜禱耳目。
立身難自覺,常恐憂與辱。
窮賤無閑暇,疾痛多嗜欲。
我思攜手人,逍遙任心腹。
|
|
懷友解釋: 《懷友》是唐代張籍的一首詩。這首詩描繪了作者思念友人的情感和對生命短暫和光景轉瞬即逝的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人生有行役,誰能如草木。
別離感中懷,乃為我桎梏。
百年受命短,光景良不足。
念我別離者,愿懷日月促。
平地施道路,車馬往不復。
空知為良田,秋望禾黍熟。
端居無儔侶,日夜禱耳目。
立身難自覺,常恐憂與辱。
窮賤無閑暇,疾痛多嗜欲。
我思攜手人,逍遙任心腹。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抒發作者對友人的思念之情為主題,探討了人生波折和光景短暫的主題。作者首先借草木的例子強調了人生中旅行和別離的必然性,暗示了他與友人分別的苦悶。他覺得離開友人的感覺像是一種枷鎖束縛著自己。
接下來,作者談到百年短暫,光景瞬息即逝,表達了對時間流逝和生命有限的體會。他希望能加快時間的流逝,讓思念之心快速迎來重逢。
詩的后半部分探討了作者的生活狀況。作者自稱“端居無儔侶”,表示自己生活孤獨,日夜禱告心靈寂寞。他承認自身立身難自覺,常常擔心憂愁和恥辱。他說自己窮賤無閑暇,疾病多嗜欲。最后,作者表達了對一個可以共同度過憂愁和喜悅的伴侶的渴望。
整首詩以抒發作者對友人的思念為中心,通過描繪人生的行役別離、時光轉瞬即逝和作者自身的困境,表達了作者對友誼和親密伴侶的向往。整體上,這首詩以簡潔而含蓄的語言,表達了作者深深的內心情感和對人生的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