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陵孝女 / 作者:張籍 |
孝女獨垂發,少年唯一身。
無家空托墓,主祭不從人。
相吊有行客,起廬無舊鄰。
江頭聞哭處,寂寂楚花春。
|
|
江陵孝女解釋: 詩詞:《江陵孝女》
孝女獨垂發,
少年唯一身。
無家空托墓,
主祭不從人。
相吊有行客,
起廬無舊鄰。
江頭聞哭處,
寂寂楚花春。
中文譯文:
孝女只剩一人,
年少無依身。
家破人亡墓空荒,
主祭無人陪。
有遠方的行客前來吊唁,
卻沒有舊鄰人相伴。
在江邊聽到哭聲傳來,
寂寥無人的時候,楚國的花春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名叫江陵的女子,她年輕時喪失了父親和兄弟,成為了家中僅有的一個孝女。詩人用簡潔凄涼的文字描繪了江陵孝女的生活境遇。
詩的第一句“孝女獨垂發”,表現了江陵孝女年輕時失去了父親和兄弟,成為了家中唯一的女兒。她以孝順的姿態,垂下頭發,表達對親人的懷念和悲傷。
詩的第二句“少年唯一身”,進一步強調了江陵孝女的孤獨無依,她沒有伴侶和支持,只能獨自面對生活的艱辛和困頓。
詩的第三句“無家空托墓”,描述了江陵孝女的家境貧困,無法安置亡父和兄弟的墳墓。她雖然無家可歸,但仍然承擔著主持祭祀的責任,表示她對親人的懷念和敬重。
詩的第四句“主祭不從人”,說明江陵孝女沒有家人或親戚支持她的祭祀活動,她只能獨自承擔所有的儀式。這表現了她堅持傳統的孝道和敬祭之心。
詩的第五句“相吊有行客”,表明有遠方的人前來吊唁江陵孝女的親人,表示了對他們的懷念和悲痛。但是,詩的第六句“起廬無舊鄰”,則揭示了她已經沒有舊鄰人的相伴,再次強調了她的孤獨和無依。
詩的最后兩句“江頭聞哭處,寂寂楚花春”,描繪了江陵孝女在江邊聽到了悲聲,這可能是她哭泣的聲音,也可能是她為親人掃墓而感到哀傷的聲音。詩人使用了“寂寂”來形容這個場景,強調了江陵孝女的孤單和沉默。將這一場景和楚國的花春相聯系,傳達了江陵孝女內心深處的感傷和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總體上,這首詩以簡潔凄涼的筆觸刻畫了江陵孝女的孤獨和堅持傳統孝道的精神。通過描繪她的境遇,詩人表達了對家人的思念和對生活的無奈,展現出中國古代兒女對父母的孝心和對親情的珍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