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襄陽山寺 / 作者:張籍 |
秋色江邊路,煙霞若有期。
寺貧無利施,僧老足慈悲。
薜荔侵禪窟,蝦蟆占浴池。
閑游殊未遍,即是下山時。
|
|
游襄陽山寺解釋: 詩詞:《游襄陽山寺》
作者:張籍
朝代:唐代
秋色江邊路,煙霞若有期。
寺貧無利施,僧老足慈悲。
薜荔侵禪窟,蝦蟆占浴池。
閑游殊未遍,即是下山時。
中文譯文:
秋天的景色在江邊的路上,在煙霧中若有約定。
寺廟貧困,無法施舍利益,但僧老們滿足于慈悲之心。
薜荔植物漸漸侵入禪修的洞穴,蛤蟆占據了浴池。
輕松地游玩尚未探索完,而這已經是即將下山的時候。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襄陽山寺游玩的情景。他描述了秋天江邊的美景,以及寺廟貧困,但僧老們依然懷有慈愛之心。詩中還描繪了植物和動物對寺廟的占據,同時表達了作者在游玩過程中閑逸的心態。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展示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與美麗。
賞析:
這首詩以簡練的詞語勾勒出秋天江邊的景色,使讀者仿佛置身其中。通過描述寺廟的情況,凸顯了僧老們的慈悲之心。薜荔侵入禪修的洞穴,蝦蟆占據浴池的描寫,展示了自然界與人類活動的交織與沖突。而詩的最后一句“閑游殊未遍,即是下山時”,則表達了作者游玩之余意猶未盡的心情,同時也意味著下山結束了這段休閑時光。整首詩簡潔,意蘊深遠,給人以深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