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靈一上人初歸云門寺 / 作者:張籍 |
寒山白云里,法侶自招攜。
竹徑通城下,松門隔水西。
方同沃洲去,不作武陵迷。
仿佛遙看處,秋風是會稽。
|
|
寄靈一上人初歸云門寺解釋: 《寄靈一上人初歸云門寺》是唐代詩人張籍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寒山白云里,法侶自招攜。
竹徑通城下,松門隔水西。
方同沃洲去,不作武陵迷。
仿佛遙看處,秋風是會稽。
詩意:
這首詩詞寫的是詩人給初歸云門寺的靈一上人寄去的信。詩人描述了靈一上人與他共同修行的情景,以及靈一上人離開云門寺去其他地方修行的場景。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地名,詩人表達了對靈一上人的思念和祝福。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物和地名作為背景,將人物與環境融為一體,展現了作者對靈一上人的深情厚意。
首句“寒山白云里,法侶自招攜。”描繪了寒山之中白云飄渺的景象,法侶(指靈一上人)自然而然地來到詩人身邊,兩人心靈相通,共同修行。
接下來的兩句“竹徑通城下,松門隔水西。”則描繪了云門寺的環境。竹徑通向城下,松門則隔水而立于西方。這里通過描寫云門寺的位置和景觀,營造出寧靜幽雅的修行環境。
接著詩人寫道:“方同沃洲去,不作武陵迷。”靈一上人離開云門寺去沃洲修行,而不會迷失在武陵山。這里表現出靈一上人的堅定決心和對修行道路的選擇。
最后兩句“仿佛遙看處,秋風是會稽。”描繪了詩人遙望靈一上人離去的情景,秋風吹拂著會稽山(即靈一上人的目的地)。這里詩人表達了對靈一上人離去的感慨和祝福之情。
整首詩詞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地名和人物情感,展示了作者對靈一上人的思念和對他修行道路的祝福。同時,通過寄托在自然景物上的情感,使詩詞充滿了唐代文人儒雅的氣息,給人以寧靜、舒適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