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夕 / 作者:張籍 |
寒蛩獨罷織,湘雁猶能鳴。
月色當窗入,鄉心半夜生。
不成高枕夢,復作繞階行。
回首嗟淹泊,城頭北斗橫。
|
|
冬夕解釋: 《冬夕》是唐代張籍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寒蛩獨罷織,
湘雁猶能鳴。
月色當窗入,
鄉心半夜生。
不成高枕夢,
復作繞階行。
回首嗟淹泊,
城頭北斗橫。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冬夜的景象,詩人在寒冷的夜晚獨自思念故鄉,感受到鄉愁之情。寒蛩停止了鳴叫,但湘雁仍然在飛行中發出哀鳴。明亮的月光透過窗戶灑在房間里,喚起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他無法入睡,無法做出愉快的夢境,只能在房間里來回踱步。回首往事,他感嘆著自己長期流離失所的遭遇,而城頭高掛的北斗星則昭示著他迷失在陌生的環境中。
賞析:
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和對流離失所境遇的感慨。通過對寒蛩、湘雁、月色以及北斗星等自然景物的描繪,詩人巧妙地表達了自己內心的孤寂和思鄉之情。詩中的冬夜景色給人一種寂靜和凄涼的感覺,與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無奈相呼應。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將自己的情感與大自然相融合,使得詩意更加深遠。整首詩既有對故鄉的懷念,也有對流離失所的苦悶的表達,展現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和他對生活境遇的反思。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傳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同時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士人流離失所的境遇和對歸鄉的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