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州試反舌無聲 / 作者:張籍 |
夏木多好鳥,偏知反舌名。
林幽仍共宿,時過即無聲。
竹外天空曉,谿頭雨自晴。
居人宜寂寞,深院益凄清。
入霧暗相失,當風閑易驚。
來年上林苑,知爾最先鳴。
|
|
徐州試反舌無聲解釋: 《徐州試反舌無聲》是唐代張籍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夏天的樹木多好鳥,卻只有反舌鳥名聞。寂靜的林中仍共宿,時光過去即無聲。竹林外的天空漸漸明亮,山谷的雨自然停晴。這樣的居處適宜寧靜寂寞,深院更加凄清。迷霧中容易失去方向,當風輕輕吹動就容易驚慌。明年到了上林苑,你將會是最早鳴唱的。
詩意:
這首詩以夏天的樹木和鳥類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反舌鳥的敬佩和思考。反舌鳥是一種能夠模仿其他鳥類鳴叫的鳥,但它卻以自己的名字而聞名,而不是因為它模仿其他鳥的聲音。詩中通過描繪寧靜的林間景色和深院的凄清氛圍,突出了反舌鳥的特殊性格。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反舌鳥的贊賞,認為明年到了上林苑,它將會是最早鳴唱的鳥。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對反舌鳥的褒揚,展示了作者獨特的感悟和審美情趣。首先,作者以夏木多好鳥的描寫開篇,點明了夏天繁茂的樹木是鳥類棲息的理想之地。然而,其中只有反舌鳥以其獨特的特點而聞名,這使得讀者對這種鳥產生了好奇和敬佩之情。接著,作者通過描繪林中的寧靜和深院的凄清,營造了一種寂靜的氛圍,強調了反舌鳥與眾不同的存在。最后兩句則表達了作者對反舌鳥的贊美,認為它將在明年的上林苑中最早鳴唱,顯示了作者對這種特殊鳥類的喜愛和敬仰。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對反舌鳥的獨特審美觀和對自然的細膩感受,同時也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給人以寧靜和凄清之感。這首詩詞在抒發作者情感的同時,也引發了讀者對自然界中獨特生物的思考與贊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