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曲歌辭·行路難 / 作者:張籍 |
湘東行人長嘆息,十年離家歸未得。
弊裘羸馬苦難行,僮仆饑寒少筋力。
君不見床頭黃金盡,壯士無顏色。
龍蟠泥中未有云,不能生彼升天翼。
|
|
雜曲歌辭·行路難解釋: 行路難
湘東行人長嘆息,
十年離家歸未得。
弊裘羸馬苦難行,
僮仆饑寒少筋力。
君不見床頭黃金盡,
壯士無顏色。
龍蟠泥中未有云,
不能生彼升天翼。
中文譯文:
行路難
在湘東行走的人長嘆息,
十年離家歸未能完成。
破舊的衣服,瘦弱的馬,艱難行進,
仆人又饑又寒,力量不足。
你難道沒看到枕頭旁的黃金已經(jīng)用盡,
勇士們臉色失色。
千絲萬縷的云才能在龍蟠泥中產(chǎn)生,
他們無法誕生翱翔天空的翼。
詩意和賞析:
《行路難》這首唐代張籍的詩詞,通過描述一個湘東行人經(jīng)歷了十年離家歸未得的艱辛旅途和不堪的生活狀況,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現(xiàn)實的不滿以及對士人理想的思考。
詩中的行人面對荒涼的道路、衰弱的馬匹和仆人,表明他們的苦難行程和生活條件之艱辛。同時,床頭黃金盡,壯士無顏色,則暗示了社會背離了人們理想中的公正和榮耀之風(fēng)景。最后,通過描述龍在泥中難以展翅升騰的形象,張籍表達了人們高飛理想的渴望與現(xiàn)實困境的沖突。
整首詩通過對行人艱辛旅途和社會現(xiàn)實的描寫,反映了作者對現(xiàn)實的不滿和對高尚理想的渴望,表達了對社會不公以及對現(xiàn)實困境的反思。這種反思不僅是對個體的思考,也是對整個社會的探究和反省,具有很高的時代價值和啟示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