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秋閑居 / 作者:張籍 |
獨坐高秋晚,蕭條足遠思。
家貧常畏客,身老轉憐兒。
萬種盡閑事,一生能幾時。
從來疏懶性,應只有僧知。
|
|
晚秋閑居解釋: 《晚秋閑居》是唐代張籍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獨坐高秋晚,蕭條足遠思。
家貧常畏客,身老轉憐兒。
萬種盡閑事,一生能幾時。
從來疏懶性,應只有僧知。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一個晚秋時節的閑居景象。詩人獨自一人坐在高處,感受著秋天的寂靜,思緒萬千。他的家境貧寒,常常擔心迎接客人所帶來的困擾,而年老之后則更加關心和憐愛自己的子孫。他覺得自己一生中做的事情都是瑣碎無關緊要的,而人生又有多少時光可以用來實現自己的理想呢?他一直以來都有懶散的性格,只有僧侶們才能理解他的心境。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詩人晚年時的心境和思考。詩人通過描繪高處的閑居和秋天的蕭條氛圍,表達了內心的孤獨和遠思。詩中流露出貧寒的家境和對客人的擔心,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擔憂和對家庭的關愛。詩人感慨一生中所做的事情都是瑣碎無關緊要的,表現出對人生價值和時間流逝的思考。最后,詩人以自嘲的口吻提到自己的懶散性格,認為只有僧侶們才能理解他的心情。整首詩以簡練的詞句傳達了詩人的內心情感,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