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罔象得玄珠 / 作者:張籍 |
赤水今何處,遺珠已渺然。
離婁徒肆目,罔象乃通玄。
皎潔因成性,圓明不在泉。
暗中看夜色,塵外照晴田。
無脛真難掬,懷疑實易遷。
今朝搜擇得,應免媚晴川。
|
|
罔象得玄珠解釋: 《罔象得玄珠》是唐代詩人張籍所作,描寫了一顆珍貴的玄珠的寓意和價值。詩中通過對玄珠的描寫和比喻,展現了作者對真實價值的追求和對虛幻的迷思。
朝霞今何處,已無法追尋到它曾經存在的地方。離開大道只是一場空歡喜,虛幻便能通達深邃的哲學道理。潔白明亮是它的本質,圓潤明亮并不僅僅是因為泉水的原因。在黑暗之中,它也能照亮夜色;在塵埃之外,它也能照耀晴朗的田野。這顆玄珠非常珍貴,凡人無法輕易獲取;懷疑的心態容易將真實的價值輕忽或流失。如今得到它,應該避免陷入虛假之中。
這首詩詞通過描寫珍貴的玄珠,暗喻著人生追求真實價值的過程和困惑。玄珠象征著真理、智慧和價值,代表了追求者所期待的東西。而離婁、罔象等詞語則表示了探求真實的困難和艱難,以及世俗的喧囂和迷失。作者通過對珍貴玄珠的描述,表達了人們追求真理和追求真實的價值。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意境深遠,通過對珍貴玄珠的描寫,抒發了詩人對真實價值的渴望和追求。同時,也反思了人們在紛繁世界中往往容易被虛假和迷思所迷惑,希望詩人能夠引導人們追尋真實、珍貴的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