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李馀及第后歸蜀 / 作者:張籍 |
十年人詠好詩章,今日成名出舉場。
歸去唯將新誥牒,后來爭取舊衣裳。
山橋曉上芭蕉暗,水店晴看芋草黃。
鄉里親情相見日,一時攜酒賀高堂。
|
|
送李馀及第后歸蜀解釋: 《送李馀及第后歸蜀》是唐代張籍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十年來人們詠詩頌好,
今天你成名,離開舉場。
回去時只帶著新授的官職,
以后爭取舊時的衣裳。
山橋在黎明時分,芭蕉掩映其中,
水店在晴朗天空中,芋草呈現黃色。
在故鄉,親人互相相見的日子,
我們將一同攜帶酒來祝賀你的高堂。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送別李馀的場景,他在經歷了十年的辛勤努力后,終于在科舉考試中取得了成功。詩人為他感到高興,并表達了對他回到家鄉的祝福和期望。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自然的語言描繪了送別的情景,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和對李馀的祝福,表達了詩人的喜悅和對友人的贊美。首先,詩人描述了黎明時分山橋上芭蕉的景象,以及晴朗天空中水店旁芋草的黃色,展現了自然景色的美麗和寧靜,同時也暗示了李馀回到家鄉的歡慶氛圍。
其次,詩人表達了自己對李馀的贊美和祝福。詩中提到李馀經過十年的努力,終于在科舉考試中獲得了好成績,成為一名有名的才子。他將帶著新的官職回到家鄉,但詩人希望他不要忘記過去的努力和奮斗,繼續追求更高的目標。
最后,詩人描述了李馀回到故鄉后親人相見的情景。他們將一同攜帶酒來祝賀李馀,這體現了鄉里親情的深厚和對他成功的喜悅之情。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清晰的意象展現了李馀在科舉考試中的成功和他回到故鄉的喜悅,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他的贊美和祝福。這首詩詞既展示了作者的才情,又表達了對友人成功的喜悅和鼓勵,具有濃厚的人情味和朋友間的情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