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到漁家(一作宿漁家) / 作者:張籍 |
漁家在江口,潮水入柴扉。
行客欲投宿,主人猶未歸。
竹深村路遠,月出釣船稀。
遙見尋沙岸,春風動草衣。
|
|
夜到漁家(一作宿漁家)解釋: 《夜到漁家(一作宿漁家)》是唐代張籍創作的一首詩,描寫了夜晚到漁家投宿的情景。
詩中講述了詩人夜晚來到漁家,見到潮水漲過漁家的柴扉。欲投宿的行人卻發現主人還未歸來。漁家地處深山中,村路崎嶇,竹林茂密,遠離繁華,隱居在江邊。此時月亮已升起,只有稀疏的釣船在水上蕩漾。遠處可望見尋沙人的身影,蓬勃的春風吹動著河岸上的青草。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夜晚到漁家,
潮水入柴扉。
行人欲投宿,
主人猶未歸。
竹深村路遙,
月照釣船稀。
遠望尋沙岸,
春風動草衣。
這首詩通過描繪漁家的景象,展現了自然的寧靜和人與自然的和諧。夜晚的江邊,潮水悄無聲息地漲到漁家的柴扉,營造出一種寧靜祥和的氛圍。行人來到漁家,但主人卻還沒歸來,詩人也通過這一細節傳達了村民們樸素淳樸的生活方式和在自然中的依賴。
詩人在描寫漁家的環境時,采用了一些細膩的描寫,尤其是在描繪竹林和夜晚的月光下的漁船時,給人一種寂靜而美好的感覺。整首詩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漁家和村民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純樸生活的向往,以及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理念。
這首詩給人以寧靜、祥和、淳樸的感覺。通過寫實的手法,描繪出漁家的情景,表達出詩人對自然環境和生活方式的贊美,并展示了人與自然和諧共同生活的美好景象。同時也啟示人們要珍惜自然資源,與自然保持共生關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