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中與諸道友夜坐聞邊防不寧因示同志 / 作者:溫庭筠 |
龍砂鐵馬犯煙塵,跡近群鷗意倍親。
風卷蓬根屯戊己,月移松影守庚申。
韜鈐豈足為經濟,巖壑何嘗是隱淪。
心許故人知此意,古來知者竟誰人。
|
|
山中與諸道友夜坐聞邊防不寧因示同志解釋: 山中與諸道友夜坐聞邊防不寧因示同志
龍砂鐵馬犯煙塵,
跡近群鷗意倍親。
風卷蓬根屯戊己,
月移松影守庚申。
韜鈐豈足為經濟,
巖壑何嘗是隱淪。
心許故人知此意,
古來知者竟誰人。
中文譯文:
在山中與諸位道友夜坐時,聽到邊防局勢不安而寫下了這篇詩,以示同志。
龍砂鐵馬踏煙塵,
痕跡臨近群鷗更親。
風卷蓬根固守己土,
月移松影鎮守庚申。
尺度與標準不足以為(國家)經濟,
巖壑并不是(道士)隱淪的所在。
我將真心托付給故友,
古今知者究竟是誰呢?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寫山中與道友夜坐閑聊時,聽聞邊防局勢不安的消息,詩人因此寫了這首詩作為示同志之意。詩中引用了一些象征,如“龍砂鐵馬”、“群鷗”、“蓬根”、“己土”、“松影”、“庚申”等,來形容邊境的緊張局勢以及山中的安寧景象。詩人表達了自己對于國家安危的關注,并用巖壑和韜鈐來對比自己與政治的關系。最后,詩人表示他將自己的真心寄托給了故友,同時也表達了對于治國才能的贊賞和對于知者的欽佩。
整體而言,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于國家安危的關心和對于知識分子的期望。同時,通過詩中的象征與對比手法,使詩意更加深遠,給讀者留下了思考的余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