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陳處士幽居 / 作者:溫庭筠 |
松軒塵外客,高枕自蕭疏。
雨后苔侵井,霜來葉滿渠。
閑看鏡湖畫,秋得越僧書。
若待前溪月,誰人伴釣魚。
|
|
題陳處士幽居解釋: 松軒塵外客,高枕自蕭疏。
雨后苔侵井,霜來葉滿渠。
閑看鏡湖畫,秋得越僧書。
若待前溪月,誰人伴釣魚。
詩詞中文譯文:
離開塵埃的客人,我高枕著自由寧靜。
雨后青苔侵入井中,霜降葉滿渠邊。
閑來觀賞鏡湖畫卷,秋天能得到越僧的書。
若是等待前溪的月亮,又有誰能陪我一起釣魚。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詩人溫庭筠遠離塵囂的幽居生活。
第一句“松軒塵外客,高枕自蕭疏”表示詩人遠離塵囂,安靜地居住在松軒之間,享受著寧靜自在的生活。
第二句“雨后苔侵井,霜來葉滿渠”描繪了詩人幽居之地的景象,雨后青苔侵入井中,霜降葉子充滿了水渠,顯示出幽靜的環(huán)境。
第三句“閑看鏡湖畫,秋得越僧書”表達了詩人在閑暇時欣賞湖泊畫卷,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秋天能夠得到來自越僧的書籍,引發(fā)了詩人深深的思索與感悟。
最后一句“若待前溪月,誰人伴釣魚”表達了詩人渴望在前溪看月亮的同時,也希望有人能陪他一起欣賞月亮和釣魚,享受生活的樂趣。
整首詩抒發(fā)了詩人對幽居生活的向往和對自由自在的追求,同時也表達了對人際交往和友情的渴望。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示了詩人內心的寧靜和追求。這首詩在唐代的詩詞中獨具一格,表達了一種跳脫塵世、追求自由的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