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歸有懷 / 作者:溫庭筠 |
晴川通野陂,此地昔傷離。
一去跡常在,獨來心自知。
鷺眠茭葉折,魚靜蓼花垂。
無限高秋淚,扁舟極路岐。
|
|
東歸有懷解釋: 《東歸有懷》
晴川通野陂,
此地昔傷離。
一去跡常在,
獨來心自知。
鷺眠茭葉折,
魚靜蓼花垂。
無限高秋淚,
扁舟極路岐。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離別和歸來的心情,描述了離別時的傷感和歸來時的感慨。詩人在心中體會到時間的悄然流逝,然而離去的痕跡卻永遠留存。現在他獨自來到這里,心中獨有的感慨只有他自己能夠明了。他看到白鷺在茭葉上安靜地休息,魚兒靜靜地垂淚般地在蓼花下停留。詩人的心情如同這秋天的晚霞一樣痛苦,他在扁舟上行駛在岔路口,感慨萬分。
賞析:
溫庭筠是唐代著名的詩人之一,他以婉約派的作品而聞名。《東歸有懷》是溫庭筠的代表作之一,展現出他對離別和歸來的獨特感慨。
整首詩以寫景為主,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準確地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晴川是一個通向野陂的通道,詩人將此地與自己的離別聯系在一起,形成了詩中的主題。離別與歸來是人生常有的經歷,通過詩人的描繪,使讀者能夠共鳴。
詩人用簡潔的語句勾勒出離別時的傷感和歸來時的感慨,使讀者能夠深入體會詩人心中的情感。他用鷺眠、魚靜等自然景物來寓意自己的心情,增強了詩詞的形象和感染力。
最后兩句“無限高秋淚,扁舟極路岐。”揭示了詩人內心深處的苦悶和迷茫。高秋淚意味著詩人悲傷的心情,而扁舟極路岐則表現了詩人在人生道路上的選擇困難和不確定感。
總的來說,《東歸有懷》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離別和歸來的獨特感慨,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詩人將內心的情感展現得淋漓盡致,使讀者能夠在讀詩的過程中深入體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