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仙謠 / 作者:溫庭筠 |
水客夜騎紅鯉魚,赤鸞雙鶴蓬瀛書。
輕塵不起雨新霽,萬里孤光含碧虛。
露魄冠輕見云發(fā),寒絲七炷香泉咽。
夜深天碧亂山姿,光碎平波滿船月。
|
|
水仙謠解釋: 詩詞的中文譯文為:
水客夜騎紅鯉魚,
赤鸞雙鶴蓬瀛書。
輕塵不起雨新霽,
萬里孤光含碧虛。
露魄冠輕見云發(fā),
寒絲七炷香泉咽。
夜深天碧亂山姿,
光碎平波滿船月。
詩意和賞析:
這首《水仙謠》是唐代詩人溫庭筠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夜晚的景色,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營造出一種靜謐、美麗和幻化的氛圍。
詩中水客夜騎紅鯉魚,赤鸞雙鶴蓬瀛書,表達(dá)了詩人在夜晚駕船的情景。紅鯉魚象征著夜晚的美景,赤鸞和雙鶴則象征著幻化的仙鳥。蓬瀛書可能指的是仙島或者仙籍之書。整個描寫以夜航的情景展開,給人一種恍若仙境的感覺。
接下來的幾句,詩人描繪了雨過天晴的景色,以及萬里孤光含碧虛的景象。輕塵不起,意味著雨過天晴的清新;萬里孤光,表示孤立的光芒,含碧虛則是指天空中的幻變。
下文中,詩人以露魄冠輕見云發(fā)來描寫夜晚的美景,露魄冠意味著月亮的光芒灑在頭上。寒絲七炷香泉咽,以細(xì)膩的描寫展示了夜晚的幽香和泉水的蜿蜒。
最后兩句,夜深天碧亂山姿,表達(dá)了夜色漸深,天地之間的奇幻景色和變化。光碎平波滿船月,則是描繪了光芒照在水面上,倒映出滿船的月色。
整首詩以幻化的景色為主線,表現(xiàn)了夜晚的美麗和神秘。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xì)膩描寫,詩人成功地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充滿詩意的幻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