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興山房十首 / 作者:李曾伯 |
齋罷雞志轉午天,地虛人寂境蕭然。
兩三衲子自來去,時取茶芽煮澗泉。
|
|
宜興山房十首解釋: 《宜興山房十首》是宋代李曾伯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齋罷雞志轉午天,
地虛人寂境蕭然。
兩三衲子自來去,
時取茶芽煮澗泉。
詩意:
這是一首描寫宜興山房景致和生活情趣的詩詞。詩人在齋戒結束后,雞鳴聲轉瞬間已是午天,這里的地面空曠,人們靜謐無聲,整個環(huán)境寧靜而寂靜。有幾個出家人時常來往,自在自由,他們時不時取些茶芽,煮著澗泉的水。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宜興山房的景色和生活情境。首兩句通過齋罷和雞鳴的轉變,展示了時間的流轉和一天中的變化。接下來的兩句以地虛和人寂來形容山房的空曠和寂靜,給人以寧靜和靜謐的感覺。最后兩句則描寫了幾個衣著樸素的出家人來來去去,自由自在地取茶煮水,凸顯了山房生活的自然和寧靜。
整首詩情景交融,以簡潔的語言勾勒出山房的寧靜和恬淡之美。通過描寫齋罷、雞鳴、地虛、人寂和取茶煮水等細節(jié),使讀者感受到山房中寧靜的氛圍和出家人的自由自在。詩詞以樸素自然的表達方式,傳達出一種超脫塵世、追求內心寧靜的境界。讀者在賞析這首詩詞時,也仿佛能感受到山房中的寧靜與恬淡,引發(fā)內心的平靜和舒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