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交代董矩堂赴召三首 / 作者:李曾伯 |
遡風繡節洞庭濱,作噩重逢未識真。
不謂頹齡來嶺海,乃承華武接星辰。
公捐累印輕於葉,我愧滿襟皆是塵。
從此廟堂醫國去,好留肘后遺陳人。
|
|
送交代董矩堂赴召三首解釋: 送交代董矩堂赴召三首
遡風繡節洞庭濱,
作噩重逢未識真。
不謂頹齡來嶺海,
乃承華武接星辰。
公捐累印輕於葉,
我愧滿襟皆是塵。
從此廟堂醫國去,
好留肘后遺陳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李曾伯所作的《送交代董矩堂赴召三首》。詩中通過描繪洞庭濱的絢麗景色,表達了對交代董矩堂的送別之情。詩人感慨自己的年歲已經頹廢,而交代董矩堂卻能獲得華武的召喚,接受重任,與星辰同輝。
詩中描繪了洞庭湖畔的風景,給人一種美麗的感覺。通過"遡風繡節"的描寫,詩人展現了洞庭湖畔的風光如畫,仿佛置身于繡線般的節日之中。接著,詩人表達了自己對交代董矩堂的敬佩之情,稱其為"作噩重逢未識真",意指交代堂堂之才,直到此刻才真正被認識和了解。
之后,詩人表達了自己對自身年齡的頹廢感。他不禁感慨交代董矩堂能夠經歷山嶺和大海的洗禮,接受華武的召喚,而自己卻只能沉浸于塵世的瑣碎中。"公捐累印輕於葉",指的是交代堂所承擔的重任和責任,輕于葉子的薄薄一層,而自己卻感到愧疚,認為自己的成就和事業只是身上塵土的堆積。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交代董矩堂的送別之情。交代堂將離開宮廷,前往醫治國家的疾病,而詩人則希望能夠留下來,繼續為國家盡一份力量。"好留肘后遺陳人",意指愿意留下來,繼續為國家的長遠發展做出貢獻。
這首詩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對交代董矩堂的贊美,表達了詩人對英才的敬佩和自身的無奈之情。同時,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對于官場的矛盾心態,希望能夠為國家盡忠,卻又常常被官僚體制的局限所困擾。整首詩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李曾伯的豪情壯志和對理想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