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宜興庵壁 / 作者:李曾伯 |
拂石坐小橋,臨流俯清泚。
松聲與禽聲,可以醒吾耳。
|
|
題宜興庵壁解釋: 《題宜興庵壁》是宋代李曾伯所作的一首詩詞。詩中描繪了作者拂動石頭坐在小橋上,俯瞰著潺潺流水。其中松樹的聲音與鳥兒的鳴叫相伴,使得作者的耳朵得到了清醒和啟迪。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如下:
中文譯文:
拂動石頭坐在小橋上,
俯瞰著潺潺流水。
松樹的聲音與鳥兒的鳴叫,
使我的耳朵煥然一新。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宜興庵的景象。作者坐在一座小橋上,輕輕拂動著石頭,眺望著流淌的清泚。在這寧靜的環境中,松樹的聲音和鳥兒的鳴叫相互交融,給作者帶來了心靈的清醒和啟發。
賞析:
這首詩通過簡潔而生動的語言,展現了自然景色中的寧靜和美好。作者選擇在宜興庵這個僻靜的地方,以一種淡然的姿態,與大自然親近并感受它的美妙。拂動石頭的動作與坐在小橋上的姿態,彰顯出作者在這個寧靜環境中放松身心、陶冶情操的意愿。流水潺潺,松聲和禽鳴相伴,使作者的耳朵得到了一種清新的體驗,也讓他的心境更加寧靜和明朗。這種自然與人文的融合,使得作者得到了一種超脫塵世的感覺,也表達了對自然環境的贊美和對心靈的凈化之渴望。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作者追求寧靜與清新、修身養性的心境。它讓人們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好和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給予讀者以內心的舒緩和啟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