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將志父春風亭韻 / 作者:李曾伯 |
不須舉扇障西風,且付黃花一笑中。
漸喜盧{皴去皮加兔}成兩斃,仍愁蜂蟻起群雄。
未能長策轅從北,果有真儒轍豈東。
老我數奇何所用,快教兒輩學從戎。
|
|
和將志父春風亭韻解釋: 《和將志父春風亭韻》是宋代李曾伯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不須舉扇障西風,
且付黃花一笑中。
漸喜盧{皴去皮加兔}成兩斃,
仍愁蜂蟻起群雄。
未能長策轅從北,
果有真儒轍豈東。
老我數奇何所用,
快教兒輩學從戎。
中文譯文:
不必舉起扇子擋住西風,
暫時將黃花笑一笑。
漸漸高興盧{皴去皮加兔}成為兩個斃,
但仍然憂慮蜂蟻起來爭斗。
還沒有能力作出長遠的計策從北方出發,
果然有真正儒家的道路在東方嗎?
老去的我有什么奇思妙想可以派上用場,
更好讓年輕一代學習從軍。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李曾伯對自己年老時光逝去的感慨和對后代的期望。詩人表示自己無需擋住西風,只需微笑面對生活中的困難。他對一些事物的變化感到高興,比如盧{皴去皮加兔}成為兩個斃,但也憂心忡忡地看到蜂蟻爭斗的場景,暗示著社會的動蕩和沖突。
詩人托物言志,通過描述自己未能長遠計策出發的無奈和對儒家道路的懷疑,表達了對時局的關切。他認為自己的奇思妙想已經沒有用處了,反而希望年輕一代能夠學習從軍,為國家出力。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內心的矛盾情感和對時代的思考。通過對個人和社會的思考,詩人呼喚著年輕一代要有所作為,投身到國家的建設和發展中去。這首詩詞既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動蕩與無奈,又展示了作者對儒家思想的懷疑和對戰爭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時代和思想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