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和答云巖 / 作者:李曾伯 |
冰柱劉叉素有聲,詩筒毋惜仆頻更。
鴛鴦瓦上猶留伴,一霎南風又釀成。
|
|
又和答云巖解釋: 《又和答云巖》是宋代詩人李曾伯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冰柱劉叉素有聲,
詩筒毋惜仆頻更。
鴛鴦瓦上猶留伴,
一霎南風又釀成。
詩意:
這首詩詞以冰柱、劉叉、詩筒、鴛鴦瓦、南風等形象描繪了一幅冰雪融化、春天來臨的景象。詩人表達了對自然界變化的觀察和對生命力的贊美,以及對春天的期待和歡迎。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表達了自然景物的變化和人們對春天到來的盼望。詩人以冰柱和劉叉相對,形象地描繪了冰雪開始融化的景象,冰柱由堅硬的狀態變為流動的水聲,劉叉則由靜止不動變為頻繁搖動。這一對比揭示了冬天的冰封狀態即將結束,春天的生機即將到來。
詩中提到的“詩筒”是指詩人的筆筒,它表示詩人的創作欲望和詩歌表達的能力。詩人說“詩筒毋惜仆頻更”,表達了他對于詩歌創作的堅持和不斷努力的態度。無論是冰柱還是詩筒,都經歷了一種轉變和變化,都蘊含著生命的活力和力量。
詩的下半部分描述了鴛鴦瓦上的情景。鴛鴦瓦是一種古代建筑上常見的裝飾物,形狀像鴛鴦鳥,寓意著美好的愛情和幸福的婚姻。詩人說“鴛鴦瓦上猶留伴”,暗示了春天的到來,也象征著愛情和歡樂。最后一句“一霎南風又釀成”,描繪了南風吹拂下的春天景象,春天的氣息已經在醞釀之中。
整首詩詞通過對冰柱、劉叉、詩筒和鴛鴦瓦等形象的描繪,展現了自然界的變化和生命的活力,以及人們歡迎春天到來的心情。詩人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抓住了自然界的微妙變化,以及人們對于春天的期待和渴望,形成了一幅細膩而生動的春天畫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