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桂林宜樓和李帥柱間韻 / 作者:李曾伯 |
誰言南服遠王畿,面面青山總是詩。
桂后梅前正清淑,倚樓但覺九秋宜。
|
|
登桂林宜樓和李帥柱間韻解釋: 《登桂林宜樓和李帥柱間韻》是宋代文人李曾伯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表達了對桂林美景的贊美和詩意的感受。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誰說南方服飾與王朝的都城相距遙遠,
滿眼都是青山,仿佛都是詩篇。
桂花之后,梅花之前,景色依然清秀端莊,
倚在樓上,感受到九月的秋意宜人。
詩意:
這首詩以桂林的美景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桂林山水的贊美和對秋天的感悟。詩人通過描繪青山環(huán)繞的桂林風光,表達了這里山水之美仿佛每一處都是一首詩的感受。詩人借助桂花和梅花的景象,形容了桂林秋天的風景清秀而端莊。詩人站在樓上,感受到九月的秋意,覺得這個時節(jié)正適宜品味桂林的美景。
賞析:
這首詩通過簡潔而清新的語言描繪了桂林的山水景色,展示了桂林秋天的美麗。詩人通過使用詩意深遠的詞句,如"面面青山總是詩"和"倚樓但覺九秋宜",將自然景觀與詩意融為一體,傳達了作者對桂林山水的深深喜愛和對秋天的獨特感受。這首詩的精妙之處在于通過簡單的描寫,營造出一種幽靜、清新的氛圍,使讀者仿佛親身置身于桂林的秋天之中,感受到其中的美好和詩意。整首詩以桂林山水為背景,展示了李曾伯獨特的審美情趣和對自然的熱愛,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