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清汀洮陽驛和方孚若韻 / 作者:李曾伯 |
問驛尋梅路漸深,壁間誰帖邁來禽。
困詩感嘆人才舊,投筆慚書歲月今。
訪古暫陪湘水滸,憂時遠到雪山陰。
牧羝持節疇能似,空倩賓鴻為寄音。
|
|
過清汀洮陽驛和方孚若韻解釋: 《過清汀洮陽驛和方孚若韻》是宋代詩人李曾伯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路漸深,問驛尋梅。
壁間誰帖邁來禽。
感嘆人才舊,困詩。
今歲月,慚投筆書。
陪湘水訪古,暫憂時到雪山陰。
能似牧羝持節疇,空倩賓鴻為寄音。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行旅經過清汀洮陽驛的情景。詩人追問驛路越來越深,尋找著梅花的蹤跡。他在驛站的壁上發現了一幅畫,畫中展示了一群禽鳥飛翔的景象,引發了他對時光流轉和人才的感慨。他感到自己的才華已逝,心生困惑和苦悶。詩人自嘲地說,現在的歲月已經不再適合他寫作,他感到羞愧。他選擇暫時忘卻現實,去湘水訪古,思考過去的輝煌。然而,他的憂慮卻隨著時光的流逝而擴散,一直延伸到遙遠的雪山之陰。最后,他希望自己能像草原上的牧羊人一樣,能夠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才華,但他卻只能借助一只遠飛的雁鴻來傳遞自己的音信。
賞析:
這首詩詞以行旅經過驛站的情景為背景,通過描繪詩人的內心感受,表達了對時光的流轉和才華的思考。詩人通過對畫中飛翔的禽鳥的觀察,引發了對自己才華逝去的感慨,感到困惑和失落。他選擇遠離現實,去湘水訪古,試圖尋找心靈的安寧。然而,他的憂慮卻無法擺脫,一直伴隨著他,延伸到遙遠的雪山之陰。最后,詩人希望能夠像草原上的牧羊人一樣自由自在地展現才華,但現實卻讓他感到無奈,只能通過遠飛的雁鴻傳遞自己的音信。整首詩詞以深沉的情感和自嘲的口吻,展現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生命的思考,表達了對自身才華和現實困境的矛盾和無奈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