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水竹梅燭韻 / 作者:李曾伯 |
誰將花燭聘東風,與海棠時恨不同。
意已不求真會合,何妨一白對千紅。
|
|
和水竹梅燭韻解釋: 《和水竹梅燭韻》是宋代詩人李曾伯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誰將花燭聘東風,
與海棠時恨不同。
意已不求真會合,
何妨一白對千紅。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于愛情的思考和感慨。詩中提到了花燭和東風,以及海棠花,通過這些意象來象征愛情和情感交織的復雜性。詩人認為,愛情不一定要追求真實的相遇,而是可以在心靈的對話中尋找共鳴和滿足。他認為,即使只有一個人表達了真摯的情感,也可以與千千萬萬的人形成美好的對比。
賞析:
《和水竹梅燭韻》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情感。詩人通過花燭和東風的比喻,描繪了兩個相愛的人之間的距離和隔閡?;T象征著熱烈的愛情,而東風則代表著遠方的吹拂,兩者之間形成了一種無法真實相聚的遺憾之感。然而,詩人并不認為這種遺憾是壞事,他提出了一種新的理解:即使無法真實相遇,也可以通過心靈的交流和思念來感受愛情的美好。
詩詞最后兩句"意已不求真會合,何妨一白對千紅"表達了詩人的觀點。他認為,情感的真實相遇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能夠用真摯的情感感受和回應世界。即使只有一個人表達了真實的感情,也可以與千千萬萬的人形成美好的對比。這種對于愛情的深刻思考和超越傳統觀念的理解,使得這首詩詞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