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壽寺劭農登慈氏閣和李誠之柱間韻 / 作者:李曾伯 |
持酒殷勤問爾農,憂時同此原年豐。
他箱欲致崇墉積,耒耜宜加曠土功。
水北有田均夜雨,嶺南無地不春風。
吾皇德化形扶杖,親見兒嬉七十翁。
|
|
寧壽寺劭農登慈氏閣和李誠之柱間韻解釋: 《寧壽寺劭農登慈氏閣和李誠之柱間韻》是宋代詩人李曾伯所作,這首詩以農田豐收為主題,表達了對農民的關切和對國家繁榮的期許。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持酒殷勤問爾農,
手捧美酒,殷切地詢問你們農夫,
Withwineinhand,Isincerelyaskyoufarmers,
憂時同此原年豐。
在困苦的時候,與你們一同分享往年的豐收。
Intimesofworry,wesharetheabundanceofpastyears.
他箱欲致崇墉積,
他的箱簍欲堆滿高墻,
Hisgranariesaspiretobefilledandstackedhigh,
耒耜宜加曠土功。
犁耕和耘耔應該努力開墾廣闊的土地。
Plowandhoeshouldbeusedtocultivatevastlands.
水北有田均夜雨,
北方的水田在夜雨中一律受益,
Thenorthernfieldsareblessedwithnightlyrain,
嶺南無地不春風。
而南方的山地卻無一片不受春風吹拂。
Whileinthesouthernhills,everyinchistouchedbythespringbreeze.
吾皇德化形扶杖,
我們的皇帝德行顯赫,形態穩健,
Ouremperor,withhisvirtueandbenevolence,standstall,
親見兒嬉七十翁。
親自目睹著七十歲高齡的老人歡笑嬉戲。
Witnessingthelaughterandplayfulnessofaseventy-year-oldman.
詩詞中以農田豐收為主題,表達了對農民的關切和對國家繁榮的期許。詩人以持酒殷勤問農民的方式,表達了對農民的敬意和關心。他希望農民們在困苦時能夠想起往年的豐收,堅定信心,共同度過難關。他也表達了對農業發展的期望,希望農民們能夠努力開墾土地,使糧倉堆滿高墻。詩中描繪了北方的水田夜雨滋潤,南方的山地受春風吹拂,展現了大地的生機和豐饒。最后,詩人提到了皇帝的德行和他親自見證的七十歲老人的歡笑,傳遞出國家繁榮和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景。
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農田的景象,通過對農田和農民的描寫,表達了對農業豐收和國家繁榮的期望。詩人的贊美和期許,展現了他對農民和國家的關懷之情,同時也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農業的重視和尊重。這首詩既具有現實意義,也蘊含著深刻的人文關懷,具有積極向上的詩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