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挽史魯公 / 作者:李曾伯 |
自出權衡下,當從履屐間。
舊游今歷落,往事幾危艱。
紀德哀辭痛,酬知老淚潸。
哲人今已矣,魂夢繞鄞山。
|
|
挽史魯公解釋: 《挽史魯公》是宋代詩人李曾伯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自出權衡下,當從履屐間。
舊游今歷落,往事幾危艱。
紀德哀辭痛,酬知老淚潸。
哲人今已矣,魂夢繞鄞山。
詩意:
這首詩詞是李曾伯挽歌故友魯公的作品。詩人感慨自己早已離開官場,歸隱在家,此刻正踏著木屐從屋子間走出來。過去的友情和歡樂早已成為歷史,往事中充滿了艱難和危險的經歷。詩人紀念魯公的德行,表達了對他的哀思和痛心之情,悲泣之淚難以自禁。偉大的哲人已經離世,但他的精神依然在詩人的夢中徘徊,仿佛魂魄環繞在鄞山之間。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抒發對故友的思念和哀悼之情,展現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人事更迭的深切感受。詩人以自己離開官場、歸隱為家的形象,表達了對過去友情的懷念和對往事艱辛歷程的回憶。他紀念魯公的高尚品德,傾訴自己對他的深深思念和悲痛之情。詩中的“知老淚潸”一句,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悲傷和眼淚無法自持的悲痛之情。
詩人在最后兩句中,描述了魯公已經離世的事實,但他的精神仍然在詩人的夢中回蕩。這種描寫使人感受到詩人對魯公的敬仰和對他思想精髓的傳承。通過鄞山的意象,詩人將友人的靈魂與大自然相聯系,突出了魯公高尚的人格和他對詩人的深遠影響。
整首詩詞以哀思和悲痛為主旨,既表達了詩人對魯公的深厚情感,也以此抒發了對光陰易逝、人事無常的感慨。這首詩詞通過婉轉凄美的語言和深沉的情感,展示了宋代文人的豪情壯志和對友情的珍視,給讀者留下了深刻而動人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