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塵表 / 作者:李曾伯 |
領略東風一倚闌,憑高便覺小塵寰。
目窮千古關河外,身在半空煙靄間。
二水護城青映帶,四山連野翠回環。
英雄易老愁無極,境是人非鶴自還。
|
|
登塵表解釋: 《登塵表》是宋代詩人李曾伯的作品。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登上塵表,感受著東風倚在欄桿上。
站在高處,感覺到自己的存在微不足道。
視線穿越千古的關河,超越了塵世的局限。
身處于半空之中,被霧靄所環繞。
兩條河水守護著城池,青色的倒映在河岸上。
四座山巒環繞著野外,翠綠的景色相互交織。
英雄的壯志易被時間的流逝所侵蝕,憂愁之情無邊無際。
境遇不同,人事已非,鶴卻仍然自由地歸來。
詩意和賞析:
《登塵表》以寫景的方式表達了詩人對人世間的感慨和思考。詩人站在高處,憑借東風的吹拂,他感受到自身的渺小,意識到塵寰間的狹小和有限。然而,他的目光卻能超越時空的限制,穿越千古的關河,抵達外面的世界。他的身體似乎脫離了塵世的束縛,置身于半空之中,被煙靄所環繞,體驗著一種超然的感覺。
詩中描繪了兩條河水環繞著城池,山巒環抱著野外的景色,形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這些景色展示了自然的壯麗和寧靜,與人世的喧囂和變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詩人通過這些景物的描寫,表達了對人世間充滿變化和無常的境遇的感嘆。
最后兩句“英雄易老愁無極,境是人非鶴自還”,表達了詩人對英雄壯志易被歲月侵蝕的憂愁之情。境遇會有變化,人事也會發生變遷,但鶴卻能自由地歸來,象征著追求自由和超越塵世的精神。詩人通過這一對比,反思人生的無常和變遷,展示了對自由和超越的向往。
《登塵表》以獨特的視角描繪了人世間的無常和虛幻,通過對自然景色和人生境遇的描繪,表達了對自由和超越的追求。詩歌的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啟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