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四望亭觀雪 / 作者:李曾伯 |
踏雪一登城上亭,山川草木亦精神。
不知四面孰為水,但般俱是春風綠。
此際全然許和氣,於中何處有纖塵。
我來謾啜茶兒去,疑是神仙境界人。
|
|
登四望亭觀雪解釋: 《登四望亭觀雪》是宋代詩人李曾伯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登上城上的亭子,踏著雪花,我心情愉悅。山川、草木也都顯得精神煥發。四周的景色被雪覆蓋,不知道哪面是水,但無論哪一面都顯得像春天的綠色。此時此刻,我感受到了一片寧和的氣氛,哪里會有一絲塵埃的存在呢?我來到這里,靜靜地品味著茶的滋味,仿佛置身于仙境般的境界,讓人不禁懷疑自己是否與神仙一樣。
詩意:
這首詩以亭子登高觀雪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在雪天中的愉悅心情和對自然景色的贊美。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靈動和生機,將雪景與春意相融合,傳遞出一種和諧、寧靜的氛圍。詩人在這樣的環境下沉浸于品茶之樂,感覺自己仿佛置身于神仙的境界,表達出一種超脫塵俗、追求內心寧靜的心境。
賞析:
《登四望亭觀雪》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個雪天登高的情景。詩人用“踏雪一登城上亭”開篇,生動地表達了登上亭子的喜悅和雪地的清冷。接著,詩人通過“山川草木亦精神”一句,將雪景與自然景色相融合,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機和活力。接下來的兩句“不知四面孰為水,但般俱是春風綠”,既表現了雪花覆蓋的廣闊景象,又將雪景與春天的綠意相結合,形成了一種和諧的畫面。隨后的兩句“此際全然許和氣,於中何處有纖塵”,則表達了詩人身臨其境的感受,詩人感嘆身處的環境純凈如此,沒有一絲塵埃的存在。最后兩句“我來謾啜茶兒去,疑是神仙境界人”,通過品茶的動作,詩人表達了自己超脫塵俗的心境,感覺自己仿佛置身于神仙的境界。
整首詩意境明朗,語言簡練,通過對雪景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寧靜和超凡脫俗的追求。通過詩中的景物描寫和意象的構建,詩人將讀者帶入了一個美麗而寧靜的境界,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與神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