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郢州四望亭 / 作者:李曾伯 |
夐出煙塵表,乾坤指雇中。
數峰連野迥,一水與水通。
沙外迎孤鶩,云邊數亂鴻。
家山在何許,心與大江東。
|
|
登郢州四望亭解釋: 《登郢州四望亭》是宋代詩人李曾伯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從這四望亭上看,煙塵散開,天地間無邊際。數座山峰連綿不斷,融入無垠的原野。一條河水與另一條河水相通。遠處的沙地上飛來一只孤獨的鷺鳥,天空中飛舞著幾只亂飛的鴻雁。我家的山在何方?我的心與大江東流相隨。
詩意:
《登郢州四望亭》描繪了登上郢州四望亭后的景象。詩人通過描繪天地間蒼茫無垠的景象,表達了自己的豪情壯志和追求無限的向往。山峰和原野的連綿、河水的相通,以及孤鶩和亂鴻的飛舞,都體現了大自然的恢弘和詩人的豪情。最后,詩人的思緒回到了自己的家山和大江,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和對自然的敬畏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展示了作者豪情壯志和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首句“夐出煙塵表,乾坤指雇中”以景物的煙塵散開、天地的遼闊無垠作為開篇,給人以寬廣的視野感。接著描述了數座山峰和廣袤的原野,以及河流的相通,表現了大自然的壯麗和廣闊。孤鶩和亂鴻的出現,則增添了生動的畫面和活力。最后兩句“家山在何許,心與大江東”將詩人的思緒帶回了家鄉和大江,展現了對故土的思念和對大自然的情感共鳴。
整首詩詞以景物描寫為主,以自然景觀的壯麗和廣闊來表達詩人的追求和豪情。通過描繪山峰、原野、河流和鳥雁的形象,詩人將人與自然相融合,展示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故鄉的思念之情。這首詩詞在形象描繪上生動而豐富,表達了對自然景觀的贊美和對家鄉的深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