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林宴提刑樂語口號 / 作者:李曾伯 |
鷺州鴛渚久相知,弭節(jié)開藩并此時。
越俎況當交使事,舉觴何惜話心明。
欣逢桂子三秋候,細和梅花萬里詩。
指日驂鸞天上去,倚看接武步丹墀。
|
|
桂林宴提刑樂語口號解釋: 《桂林宴提刑樂語口號》是宋代李曾伯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桂林的盛宴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友誼、官職和詩歌的贊美。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鷺州鴛渚久相知,
弭節(jié)開藩并此時。
越俎況當交使事,
舉觴何惜話心明。
欣逢桂子三秋候,
細和梅花萬里詩。
指日驂鸞天上去,
倚看接武步丹墀。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桂林宴會上的情景。鷺州和鴛渚是桂林的地名,作者與桂林的人們已經(jīng)有了很長時間的相識。此時,作者因為官職的提升而開啟了新的階段。他感慨萬分,認為既然承擔了使命,就應該大膽地舉杯暢談,不必顧忌。作者欣喜地遇到了桂子,這里指的可能是桂林的美酒,而“三秋候”則表達了他對桂子的期待。他將桂子與梅花的詩句相比,細膩而充滿詩意。最后,他期待著驂鸞(指古代神話中的神馬和神鳥)升入天空,以便倚欄遠望,目送皇帝步入殿堂。
賞析:
這首詩詞以桂林宴會為背景,通過描寫作者的心情和對友誼、官職和詩歌的思考,展現(xiàn)了作者的情感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
首先,詩中寫道作者與桂林的人們已經(jīng)相識多年,這種久遠的友誼使作者感到溫暖和欣慰。其次,作者在晉升官職后,心情激動,他認為既然承擔了重任,就應該毫不猶豫地舉杯暢談,不必拘束。這種豁達和坦誠的態(tài)度表達了作者對人際交往的看法。
接著,作者欣喜地遇到了桂子,這里桂子可能是指桂林的美酒,也可能是指桂花。無論如何,作者將桂子與梅花相提并論,展示了他對美的敏感和對詩歌的熱愛。他用“細和梅花萬里詩”形容桂子的美妙,表達了他對詩歌表達力和意境的追求。
最后,作者以驂鸞升入天空為喻,表達了他對皇帝的期待和對國家前途的祝福。他希望能夠親眼目睹皇帝登基,象征著國家的繁榮和昌盛。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桂林宴會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友誼、官職和詩歌的贊美,并展示了他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國家興旺的期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