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西幕自皂口入潁道間作 / 作者:李曾伯 |
竟日百余里,相逢三數家。
平崗盡茅葦,沃壤舊桑蔴。
短樹巢歸燕,荒城宿亂鴉。
興亡誰與問,馬首夕陽斜。
|
|
淮西幕自皂口入潁道間作解釋: 《淮西幕自皂口入潁道間作》是宋代詩人李曾伯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竟日百余里,相逢三數家。
平崗盡茅葦,沃壤舊桑蔴。
短樹巢歸燕,荒城宿亂鴉。
興亡誰與問,馬首夕陽斜。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從皂口自淮西入潁道的旅途景象。在一天里,作者行進了一百多里路程,途中經過了幾個村莊。平坦的崗上長滿了茅草和蘆葦,沃土上曾經種植過桑樹和蔓菴。矮小的樹上有燕子筑巢,荒涼的城市里有烏鴉亂飛。在這個時刻,作者駕馭的馬兒迎著夕陽,馬首斜倚。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作者旅途中的景色和心情。詩中運用了大量的自然景物,如平坦的崗地、茅草和蘆葦、矮小的樹和筑巢的燕子,這些形象化的描寫增強了讀者對景色的感知和代入感。通過描述荒涼的城市和烏鴉的亂飛,詩人傳達了一種蕭條和衰敗的氛圍。最后,詩人以夕陽斜照的畫面作為結束,給人一種寂寥和凄美的感覺。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見所感。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城市的描寫,詩人傳達了一種對時光流轉和興衰變遷的思考。這首詩以細膩的語言和深沉的意境,勾勒出了一個獨特的旅途場景,使讀者在閱讀中產生共鳴,并引發對人生和命運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