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夏而有秋意 / 作者:李曾伯 |
才過清如候,凄然感旅懷。
新蛩吟古砌,落葉滿前階。
榴火春仍駐,槐屯午自佳。
憑詩記風土,歸以語朋儕。
|
|
首夏而有秋意解釋: 《首夏而有秋意》是宋代詩人李曾伯的作品。詩意表達了在初夏的季節中卻感受到了秋天的意味,描繪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思緒。
詩中描寫了才子清雅的氣質已經過了初夏的繁茂,感覺到了一絲凄涼的旅懷。新蛩在古老的石砌上鳴叫,落葉滿布在前階上。榴花火紅依然春天的色彩,而槐花在午后也美麗自在。作者依靠詩歌來記錄風土人情,通過言語與朋友們分享歸心之情。
這首詩以對季節的感知為線索,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感受和情緒。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個人情感,將季節與內心的體驗相結合,展現了一種獨特的詩意。在初夏這個本應歡快明媚的季節中,作者卻感受到了秋天的意味,傳遞了一種蕭瑟凄涼的情緒。這種對季節的感知和情感的表達,使得詩歌更加豐富深沉。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對季節變遷的敏感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通過對榴花、槐花、蛩鳴和落葉等元素的運用,將季節與情感相融合,凸顯了作者獨特的審美情趣和感受力。這種對季節的感知和情感的交融,使得詩歌充滿了生活的韻味和人情的深度。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將作者內心的情感和思緒與季節的變遷相結合,展現了一種富有情趣和思索的詩意。讀者在品味詩中的意境時,可以感受到作者對季節的感知與情感的表達,同時也可以引發對于時光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