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亭閑止 / 作者:李曾伯 |
草草家林適,時時步屐過。
跨流通略彴,枕岸擬{牧去攵加羊}牱。
墻外千竿竹,亭陰數畝荷。
年豐遂閑止,老境足婆娑。
|
|
小亭閑止解釋: 《小亭閑止》是宋代李曾伯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草草修建的家園適宜,
時常步屐經過。
跨過溪流行走,
在河岸邊設想放羊場。
墻外有千竿竹,
亭子里陰涼處有數畝荷。
年豐之時閑適停歇,
老年境界足夠寧靜舒適。
詩意與賞析:
詩人描繪了一幅平靜寧謐的場景,以小亭為背景,展示了一個宜居宜樂的生活環境。詩詞開頭提到了家園的修建草草而成,暗示著樸素自然的生活態度。詩人常常穿著屐鞋漫步其中,表現出一種自由自在的心境。通過跨越流水,詩人展示了對自然的親近和探索,同時也暗示了跨越人生的困難和挑戰。詩句中的「枕岸擬{牧去攵加羊}牱」描繪了詩人在河岸邊設想放羊的場景,展示了他的田園情懷和對自然生活的向往。
接下來,詩人描繪了墻外的竹林和亭子內的荷花,創造出一幅靜謐和清涼的畫面。竹林象征著高潔和堅韌,而荷花則寓意著清雅和純潔。這些自然元素與亭子的陰涼相結合,形成了一種遠離塵囂的宜人環境。
最后兩句詩表達了年豐之時的寧靜和閑適,以及詩人進入晚年境界的滿足和安逸。年豐可以理解為豐收的意味,也可以理解為生活富裕、充實的象征。詩人在晚年的境界中,感受到了生活的豐盈和滿足,找到了內心的平和和寧靜。
整首詩詞以簡潔、自然的語言描繪了一個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理想生活狀態。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自身情感的表達,詩人傳達了對寧靜、富足生活的向往與追求,展示了一種接納自然、滿足于簡單生活的生活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