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洞庭口占 / 作者:李曾伯 |
舟子方將北,封姨不肯南。
去帆沖急浪,古寺隱晴嵐。
遠渚鴉千百,中流鷗兩三。
短篷聊徙倚,底用客程貪。
|
|
洞庭口占解釋: 《洞庭口占》是宋代詩人李曾伯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洞庭湖口的景色和舟行的情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巧妙的構思,展現了詩人對大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
舟子方將北,封姨不肯南。
去帆沖急浪,古寺隱晴嵐。
遠渚鴉千百,中流鷗兩三。
短篷聊徙倚,底用客程貪。
詩意和賞析:
《洞庭口占》通過描寫洞庭湖口的景色和舟行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觀察和內心的感悟。
詩的開篇,“舟子方將北,封姨不肯南”,詩人以舟子的視角描寫,舟子欲向北行駛,但卻受到了北方的阻攔,象征著人生中的困境和阻礙。詩中的“封姨”則意味著阻撓,可能指代洞庭湖上的風浪或其他障礙物。
接著,“去帆沖急浪,古寺隱晴嵐”,表達了舟行的困難與挑戰。船只頂著急流和洶涌的浪花前行,而遠處的古寺則隱約可見,融入了晴朗的山嵐之中。這里的描寫既傳達了水上行船的刺激與艱辛,也展示了山水交融的美感。
詩中的“遠渚鴉千百,中流鷗兩三”描繪了洞庭湖上的鳥類,鴉群在遠處的渚上聚集成千上萬,而中流則只有幾只鷗鳥。這種對比表達了自然界的繁華與稀少,同時也暗示了人生中的豐富與稀缺。
最后,“短篷聊徙倚,底用客程貪”,描寫了舟子短篷倚靠的情景。舟子倚靠在短篷上,似乎有些懶散,仿佛忘記了自己旅途的目的地。這里通過描寫舟子的姿態和心境,傳達了人們在旅途中的放松和追求舒適的心態。
《洞庭口占》以細膩的描寫和富有意境的詩意,展示了詩人對洞庭湖景色和人生意義的思考。通過自然景物與人生境遇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于人生困境、挑戰和尋求內心寧靜的思索。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精心的構思,將自然景色與人生哲理相融合,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