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賦廬山 / 作者:李曾伯 |
地據(jù)九江匯,天教五老看。
孤標橫碧落,百里見青巒。
星斗光堪摘,煙霞秀可餐。
何時謝人事,膏秣以從盤。
|
|
賦廬山解釋: 《賦廬山》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李曾伯。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地理位置占據(jù)九江的匯流處,天命使五位仙人來觀賞。孤獨的山峰橫亙在翠色的天空之下,百里之外可以看到青翠的山巒。星星和斗柄的光芒近在咫尺,煙霧和霞光美麗得可以作為食物享用。不知何時才能離開塵世的紛擾,像膏和秣一樣被供奉。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廬山的壯麗景色,以及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贊嘆和對塵世的疏離之情。詩人通過描寫山峰的孤獨和高聳,表達了自己超越塵世煩惱的愿望。他欣賞星斗和煙霞的美麗,希望能夠擺脫俗世的紛擾,過上寧靜自在的生活。
賞析:
《賦廬山》通過描繪廬山的景色,展現(xiàn)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和向往。詩中的“孤標橫碧落”形象地表達了廬山的高聳和孤峰的壯麗之處,讓人感受到山勢的雄偉。詩句“百里見青巒”則描繪出山巒連綿起伏的景象,給人以廣闊的視野。詩中的“星斗光堪摘,煙霞秀可餐”通過形容星斗和煙霞的美麗,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贊嘆之情,給人以視覺和味覺上的愉悅感。最后兩句“何時謝人事,膏秣以從盤”則表達了詩人追求超脫塵世,追求寧靜自在的心境。整首詩以廬山的壯麗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觀來抒發(fā)對紛擾世事的厭倦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展現(xiàn)了詩人的情感和思想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