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涪州懷伊川涪翁兩先生 / 作者:李曾伯 |
昌黎昔作潮州游,潮人百世稱名州。
又聞柳州柳子厚,柳人至今愛其柳。
二公皆以人鳴唐,所至不偶為異常。
卒今江海流落地,化作文物聲名鄉。
涪南僻在巴子國,地絕中州少人物。
天將儒道淑是邦,曾向先朝處羈客。
河南夫子間世賢,山谷老叟人間仙。
一時轍跡相繼至,頓使光價增山川。
嘗嗟道從孟軻死,一貫誰能接原委。
又嗟詩自杜甫亡,四海誰能造詩壘。
幸生伊洛續圣傳,鳶魚遂復窮天淵。
從而江右振余響,清廟又得存遺弦。
今踰元佑二百載,草木涪人尚知愛。
文章性命雖匪倖,氣象風流久皆在。
惜乎兩公生盛時,下與屈賈同驅馳。
涪人則幸公不幸,天下應怨涪人私。
|
|
過涪州懷伊川涪翁兩先生解釋: 昌黎過去做潮州游玩,潮州人世代稱為州。
又聽說柳州柳子厚,柳人到現在愛的柳。
兩人都把人叫唐,所到不偶爾為異常。
死現在江海流落地,化作文物名聲鄉。
涪縣南偏在巴子國,地切斷中國小人物。
天將儒學淑是國家,曾向先朝處流亡。
河南先生之間世賢,山谷老人人間仙境。
一時車道相繼到,頓使光價格增加山川。曾感嘆道采納孟軻而死,一貫誰能連接始末。
又感嘆詩從杜甫滅亡,天下誰能創造詩壘。
到生伊洛續圣人傳,鷹魚就又陷入天淵。
從而江西振余響,清廟,又能保存下弦。
現在超過元二百年,草木涪人還知道愛。
文章性命雖然不到,氣象風流很久都在。
可惜兩公生盛時,下與屈原、賈誼同奔馳。
涪人則希望你不幸,天下應該怨恨涪人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