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調歌頭(乙巳九月壽城獲捷,和傅山父凱歌韻) / 作者:李曾伯 |
壁壘壯西塞,形勢古州來。
九重廟算經遠,邊隙肯輕開。
整頓金城千仞,遮護風寒數處,蛇豕敢當哉。
惆悵倚長劍,掃未盡煙埃。
騎連營,橋列柵,木成排。
老酋魚釜視我,孰與障吾淮。
橫槊沖圍四出,北府牢之何勇,新進喜多才。
老子可歸矣,擊壞樂春臺。
|
|
水調歌頭(乙巳九月壽城獲捷,和傅山父凱歌韻)解釋: 《水調歌頭(乙巳九月壽城獲捷,和傅山父凱歌韻)》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李曾伯。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壁壘壯西塞,形勢古州來。
九重廟算經遠,邊隙肯輕開。
整頓金城千仞,遮護風寒數處,蛇豕敢當哉。
惆悵倚長劍,掃未盡煙埃。
騎連營,橋列柵,木成排。
老酋魚釜視我,孰與障吾淮。
橫槊沖圍四出,北府牢之何勇,新進喜多才。
老子可歸矣,擊壞樂春臺。
中文譯文:
城墻堅固如西塞,形勢古老如州城。
九重廟宇計算距離遙遠,邊隙不肯輕易打開。
整頓金城千仞高,遮護風寒的地方有幾處,蛇豕敢與之抗衡。
令人憂愁的是,我依然倚著長劍,掃盡不盡的煙塵。
騎兵連營,橋梁列成柵欄,木制的陣勢排列整齊。
老酋(敵方首領)視我如魚于釜中,有誰能擋住我阻止往淮河方向前進。
橫放長矛沖破敵圍四處,北方的軍府多么堅固,新的戰功喜人。
老子(指自己)可歸來了,打破樂春臺(敵方據點)。
詩意及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戰爭勝利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自己軍隊的自豪和對敵人的輕視。詩中通過形容城墻的堅固、廟宇的遙遠、金城的高大等手法,強調了自己軍隊的強大和優勢。其中提到的蛇豕敢當、橫槊沖圍等形象描繪,展示了軍隊英勇無畏的戰斗精神。作者以自己倚劍、掃塵的形象表達了對戰爭的無盡憂愁和疲憊。最后,作者表示自己已經可以歸來,擊潰了敵方的據點,表達了對戰爭勝利的喜悅和自信。
整體上,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戰爭場景和情感表達,展示了作者對戰爭勝利的贊美和對自己軍隊的自豪,同時也凸顯了戰爭帶來的痛苦和疲憊。這是一首充滿戰爭氣息和豪情壯志的詩詞,展示了宋代時期的軍事風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