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減字木蘭花(再和) / 作者:李曾伯 |
如何則可。
我亦不知其謂我。
隱幾焚香。
對酒一壺書一床。
知仁觀過。
渾沌翻憐誰鑿破。
寄傲南窗。
堪羨淵明滋味長。
|
|
減字木蘭花(再和)解釋: 《減字木蘭花(再和)》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李曾伯。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如何則可。我亦不知其謂我。
隱幾焚香。對酒一壺書一床。
知仁觀過。渾沌翻憐誰鑿破。
寄傲南窗。堪羨淵明滋味長。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含蓄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追求。
詩的開頭,詩人表達了對人生的思索,他說:“如何則可,我亦不知其謂我。”這句話意味著詩人并不知道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滿足和意義,對于自己的存在和價值也存在著疑問。
接著,詩人描述了自己隱居的情景:“隱幾焚香,對酒一壺,書一床。”這里的“隱幾”指的是隱居的小幾,詩人獨自坐在幾前,燒香、對飲,把一壺酒和一床書作為他隱居生活的伴侶。這種隱居的生活態度顯示了詩人追求內心寧靜和思考的心境。
接下來,詩人言及了對仁愛和善行的觀察和思考:“知仁觀過,渾沌翻憐誰鑿破。”詩人意味著他理解了仁愛的重要性,但他對于人性的復雜和世間的紛擾感到困惑。他希望尋找到一個能夠打破這種紛擾和困惑的方法。
最后一句“寄傲南窗,堪羨淵明滋味長”是詩人的寄托和對古代文人淵明的羨慕之情。傲南窗指的是一個高高在上的窗戶,詩人將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寄托在這個窗戶上,希望能夠像淵明一樣,品味到長久的人生滋味。
整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追求和思考,他獨自隱居,追求內心的寧靜和思考,同時對于仁愛和人性的復雜也有所思考。最后,詩人將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古代文人淵明身上,希望能夠達到一種長久的滿足和意義。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對于人生意義的思索和對于內心平靜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