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調歌頭(長沙中秋約客賞月) / 作者:李曾伯 |
洞庭千古月,湘水一天秋。
涼宵將傍三五,玩事若為酬。
人立梧桐影下,身在桂花香里。
疑是玉為州。
宇宙大圓鏡,沆瀣際空浮。
傍譙城,瞻岳麓,有巍樓。
不妨舉酒,相與一笑作遨頭。
人已星星華發,月只團團素魄,幾對老蟾羞。
回首海天闊,心與水東流。
|
|
水調歌頭(長沙中秋約客賞月)解釋: 《水調歌頭(長沙中秋約客賞月)》是宋代李曾伯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洞庭千古月,湘水一天秋。
在洞庭湖畔,千年不變的明月照耀著,湘江的秋天已經過去了一整天。
涼宵將傍三五,玩事若為酬。
涼涼的夜晚將接近三五點鐘,正是玩賞月亮的時刻。
人立梧桐影下,身在桂花香里。
我站在梧桐樹的影子下,身處桂花的芬芳之中。
疑是玉為州。宇宙大圓鏡,沆瀣際空浮。
這里仿佛是一個玉制的城池。宇宙是一個巨大的圓鏡,空曠而浩瀚。
傍譙城,瞻岳麓,有巍樓。
靠近譙城,望著岳麓山,有一座宏偉的樓閣。
不妨舉酒,相與一笑作遨頭。
不妨舉起酒杯,一起笑著暢游。
人已星星華發,月只團團素魄,幾對老蟾羞。
人已經白發蒼蒼,月亮只是一個圓圓的素色光盤,一對老蟾蜍也感到害羞。
回首海天闊,心與水東流。
回首遠處的海天廣闊,我的心與水一起向東流去。
這首詩詞描述了長沙中秋時節賞月的景象。詩人通過描繪洞庭湖上的古老月亮、夜晚的涼爽和花香,以及城市的景觀和樓閣,表達了對中秋佳節的贊美和對自然的熱愛。詩人借此表達了人與自然的融合和心靈的自由暢游,展示了對時間和空間的超越。整首詩以優美的語言和意象,營造出一種寧靜、浪漫的氛圍,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