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盧嵩 / 作者:韋應物 |
百川注東海,東海無虛盈。
泥滓不能濁,澄波非益清。
恬然自安流,日照萬里晴。
云物不隱象,三山共分明。
奈何疾風怒,忽若砥柱傾。
海水雖無心,洪濤亦相驚。
怒號在倏忽,誰識變化情。
|
|
贈盧嵩解釋: 《贈盧嵩》是唐代詩人韋應物所作的一首詩。詩意抒發了作者對自然界的景色和變化的思考,表達了人生的無常和變化,以及人們面對世間風波時的心態。
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百川匯入東海,東海無空隙。
泥濁不能使它渾濁,澄凈的波浪也不能使它更清澈。
它平靜地自然地向前流淌,陽光照耀下面萬里藍天晴朗。
云霧和物體都不能遮擋它,三座山共同顯得明亮。
然而,為何會有狂風怒吼,突然就像是砥柱傾倒。
雖然海水沒有情感,卻能引起洶涌的海浪。
憤怒的聲音瞬間突現,誰又能了解這種變化的情感呢?
這首詩描繪了東海的寬廣和浩渺,通過對海水的描述來反映人生的變幻無常。作者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表達了他對人生變遷和內心的思考。東海象征著人生的世界,而百川注入東海則代表著世間的萬物。海水受百川匯入,雖然可以被泥濁所污染,但卻能保持自身的純凈。作者以此暗示人生中面對各種困難和誘惑時要保持內心的純凈和堅守。詩中的狂風怒吼和洶涌的海浪象征了人生中的變故和風波,與海水不同,人們常常會被外界的變化所驚嚇和動搖。但是,作者提醒人們要堅定自己的立場和信念,不被外界的干擾所動搖。
整首詩詞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寫,通過海水和山川的形象,抒發了作者對人生變化和人們的心態的思考。這首詩具有深刻的意義,是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心靈力量的肯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