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灃上寄幼遐 / 作者:韋應物 |
寂寞到城闕,惆悵返柴荊。
端居無所為,念子遠徂征。
夏晝人已息,我懷獨未寧。
忽從東齋起,兀兀尋澗行。
罥掛叢榛密,披玩孤花明。
曠然西南望,一極山水情。
周覽同游處,逾恨阻音形。
壯圖非旦夕,君子勤令名。
勿復久留燕,蹉跎在北京。
|
|
灃上寄幼遐解釋: 《灃上寄幼遐》是唐代詩人韋應物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詩人寂寞無聊的心情為背景,表達了他思念遠在他鄉的兒子,并對兒子的前途抱有期望的情感。
詩詞的中文譯文大致如下:
寂寞到了城闕,愁苦地回到柴荊。
空蕩蕩地坐著,想念兒子遠在征途。
夏日的白天人們已經安息,而我心頭的憂慮卻未消。
突然從東齋起身,漫無目的地尋找各處。
紛紛扯開茂密的林叢,散播孤芳綻放的花明。
廣闊的西南方向望去,山水情景一片壯觀。
遍覽同游過的地方,更加恨不得消除阻礙聲音和形象。
宏偉的圖景需要時間拼搏,君子要勤奮爭取名望。
不要再在燕京長時間逗留,時間已經白白流逝。
詩意和賞析:這首詩描繪了作者沉悶無聊的心情,思念遠在他鄉的兒子,同時也抱有對兒子前途的期望。詩中城闕、柴荊、東齋等地名具有唐代特色,通過景物描寫和情感表達,展示了詩人對家庭團聚和兒子前程的渴望。作者還以壯麗的山水景色作為對比,凸顯了自己內心的無奈和孤獨。整首詩抒發了作者對親情的思念和對個人命運的期待,同時也反映了唐代社會士人的思鄉情懷。 |
|